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0年, 第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中國原研藥與仿製藥的市場份額分析
    許立平;李野;史錄文
    2010 (3):  104-109.  doi:
    摘要 ( 1959 )  
    目的 為完善政府原研藥與仿製藥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學參考。方法 選取116個原研藥及其相對應的仿製藥,並計算不同地區、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和不同藥品類別的原研藥市場份額。結果與結論 原研藥在大型醫院和經濟發達地區市場份額較大,超過了50%;消化系統、激素及調節內分泌系統類藥品和抗腫瘤藥等價格昂貴的原研藥市場份額較大。中國原研藥市場份額高於仿製藥。這可能與中國以藥補醫的體制、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用藥結構以及原研藥與仿製藥的質量差異等因素有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國《藥品管理法》立法宗旨的設計缺失
    邵蓉;;張繼輝;蔣正華;黃泰康
    2010 (3):  110-113.  doi:
    摘要 ( 1317 )  

    目的 探討《藥品管理法》立法宗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方法 對比國外的藥品管理法和國內其他行業的行政管理法,並結合國情,分析《藥品管理法》立法宗旨存在的不足。結果與結論 藥品管理法的立法宗旨不僅要體現對人權的保障,體現對消費者用藥權益的保護,同時也應該體現對醫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推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國藥物劑型研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李可意;;孫利華
    2010 (3):  114-118.  doi:
    摘要 ( 1289 )  
    目的 從政策角度出發,探討國內藥物劑型研發中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 採用分析和舉例的方法提出問題,並對問題進行分析和闡述,最後提出對策。結果與結論 我們應從審批、定價、招標和使用環節來引導企業的劑型研發健康發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藥注射劑實施風險控制的策略
    趙喜萍;黃泰康
    2010 (3):  119-121.  doi:
    摘要 ( 1311 )  
    目的 探討中藥注射劑風險控制的策略。方法 對中藥注射劑風險控制的策略進行分析。結果與結論 通過加強生產工藝全過程的品質控制、修訂完善中藥注射劑說明書、提高合理用藥水平以及開展中藥注射劑上市後的研究與評價等措施,來促進中國中藥注射劑風險控制水準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藥注射劑引發藥物不良事件的分析及對策
    席英達;田麗娟
    2010 (3):  122-125.  doi:
    摘要 ( 460 )  
    目的 為中國中藥注射劑的合理使用提出對策。方法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對中藥注射劑引發的藥物不良事件進行分析並提出解決對策。結果與結論 中藥注射劑是中藥現代化的積極嘗試,它因起效快等優點在臨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近年來,中藥注射劑頻發藥物不良事件,導致其安全性受到社會質疑。本文重點從生產和使用兩方面來分析中藥注射劑發生藥物不良事件的原因,並提出相應建議,以期望安全有效的中藥注射劑能夠在臨床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醫藥產業生產要素投入效率分析
    付非;李野
    2010 (3):  126-128.  doi:
    摘要 ( 1405 )  
    目的 優化醫藥產業生產要素投入結構,提高管理效率。方法 應用計量經濟學方法進行實證研究,得到醫藥產業的生產函數。結果與結論 中國醫藥工業中,產出的資本彈性比勞動彈性更大;醫藥產業技術水平較低,仍是靠資金拉動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醫藥工業的規模經濟特徵非常明顯。建議:完善投資渠道,積極引入研發資本;對醫藥企業的兼併重組,政府應給與政策上的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藥企業研發外包的決策淺析
    郭瑩;錢姍姍;董麗
    2010 (3):  129-132.  doi:
    摘要 ( 2131 )  
    目的 本文主要對制藥企業研發外包進行決策分析,以便制藥企業研發外包發揮應有的作用。方法 本文主要採取文獻研究法,研究在何時何種情況下應採取研發外包以及研發外包後應注意的問題。結果與結論 制藥企業研發外包的決策主要包括適合研發外包的情況分析以及外包後制藥企業應注意風險的防範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國藥品生產偏差管理研究
    劉知音;趙紅菊;孫利華
    2010 (3):  133-139.  doi:
    摘要 ( 2049 )  
    目的 為改進和促進中國藥品生產的偏差管理,進而更好地保證藥品質量提供參考。方法 通過調研形式掌握中國藥品生產企業管理現狀,同時對比國外規範偏差管理要求。結果與結論 中國藥品生產偏差管理與國際上的規範管理還存在較大差距,為此,提出藥品生產偏差管理建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醫改背景下第三終端醫藥市場的開拓
    李衛中;盧君強;馬燕
    2010 (3):  140-143.  doi:
    摘要 ( 1518 )  
    目的 探討新醫改背景下第三終端醫藥市場開拓的策略。 方法 結合工作實踐及當前環境以及對未來市場預測,從招標工作、銷售策略、渠道選擇、宣傳手段和品種選擇等幾個方面淺談對第三終端的開拓。結果與結論 企業抓住機遇,選擇合適方法,積極開拓藥品第三終端,可實現企業新的增長點。新醫改背景下藥品第三終端大有可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藥學研究生創新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施伯琰;楊建軍
    2010 (3):  144-148.  doi:
    摘要 ( 2277 )  
    目的 總結藥學研究生創新教育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提出藥學專業研究生創新教育中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方法 以瀋陽藥科大學在研究生創新教育改革的實踐為例,分析藥學專業研究生擴招後創新教育的現狀,找出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因素。結果與結論 研究生創新教育還需在制度設計、學科建設、導師隊伍等方面加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於社會責任的醫藥企業營銷道德評價研究
    沈楓;李金良;黃紫華
    2010 (3):  149-154.  doi:
    摘要 ( 454 )  
    目的 通過對醫藥企業營銷道德和企業社會責任體現的研究,來探討基於企業社會責任,醫藥企業營銷道德的評價的方法。方法 本文運用文獻查閱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醫藥企業行銷道德的評價進行研究。結果與結論 醫藥企業可以從企業社會責任角度,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醫藥企業的營銷道德進行定量、科學、準確的評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聯網上藥品信息服務問題的原因分析
    沈聰;趙迎歡
    2010 (3):  155-158.  doi:
    摘要 ( 1730 )  
    目的 通過對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中互聯網主體的分析,為網絡虛假醫藥信息問題的發生找到原因。方法 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中互聯網主體存在的問題,進而明確互聯網主體針對網絡虛假醫藥信息問題應該承擔的責任。結果與結論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中互聯網主體沒有切實地履行自己的責任,導致網絡虛假醫藥信息問題的出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