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9年, 第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中國原研藥與仿製藥價格差異研究(英文)
    許立平;李野;史錄文;管曉東;韓晟
    2009 (4):  167-170.  doi:
    摘要 ( 2002 )  
    目的 為完善政府原研藥與仿製藥的價格管理工作提供科學參考。方法 計算政府定價模式下原研藥與仿製藥的價格差異倍數,比較典型治療類別和典型劑型的價差。結果與結論 原研藥與仿製藥的平均價格差異倍數為2.75;符合《藥品政府定價辦法》(2000)規定的差價率的藥品只有24%。中國原研藥與仿製藥的價差偏高。建議引入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完善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制度和報銷制度,逐步縮小原研藥和仿製藥的價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醫藥電子商務條件下的中國醫藥批發企業角色的重新定位(英文)
    孟令全;武志昂
    2009 (4):  171-174.  doi:
    摘要 ( 2462 )  
    目的 探索醫藥電子商務條件下,中國醫藥批發企業發展之路。方法 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對中國醫藥批發企業在傳統模式與電子商務模式中所起作用由強到弱的變化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與結論 中國醫藥批發企業在電子商務條件下,應重新定位其角色,向諸如醫藥物流配送公司角色轉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的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
    畢玉俠;王嘉仡;楊靜玉;吳春福
    2009 (4):  175-179.  doi:
    摘要 ( 1389 )  
    目的 探討中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的發展對策。方法 通過對中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其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中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的發展策略提供依據。結果與結論 應加強中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的建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國醫藥產品面對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研究
    唐亞軍;董麗;梁津毓
    2009 (4):  180-185.  doi:
    摘要 ( 467 )  
    目的 針對中國醫藥產品出口現狀,分析醫藥產品面對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提出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策略,以期對醫藥產業有一定的指導借鑒作用。方法 結合實際,通過對大量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結果與結論 從政府和企業兩個角度提出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策略。技術性貿易壁壘將長期存在,中國政府和醫藥企業要從不同角度採取不同策略積極應對,以促進醫藥產品的長期出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競爭地位的零售藥店的藥品定價策略研究
    郭瑩;李煒芳;韓煦
    2009 (4):  186-188.  doi:
    摘要 ( 488 )  
    目的 探討不同競爭地位零售藥店的定價策略和方法。方法 借鑒戰略管理和市場營銷學中關於不同競爭地位的企業競爭戰略方法,通過收集和整理文獻、查找資料的方法,對中國零售藥店的藥品定價策略進行研究。結果與結論 市場領導者的連鎖藥店一般不會主動降價,市場挑戰者一般會以大幅度的降價發起挑戰來進入市場,市場追隨者一般跟著市場領導者,市場補缺者的價格則比較靈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國互聯網醫藥信息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趙琪;趙迎歡
    2009 (4):  189-193.  doi:
    摘要 ( 1347 )  
    目的 探索中國互聯網醫藥信息服務規範發展之路。方法 通過對中國互聯網醫藥信息服務現狀的分析,總結中國互聯網醫藥信息服務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及風險,並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結果與結論 中國互聯網醫藥信息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立法監管不完善,處罰力度過低、互聯網醫藥信息監測人才匱乏。發展中國互聯網醫藥信息服務,使其走上法律化規範化的道路,需要政府多部門合作監管,加大懲處力度,行業協會與民眾聯合監管,提供藥師在線諮詢服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廣東省112家藥店口服阿奇黴素價格調查分析
    孟光興
    2009 (4):  194-199.  doi:
    摘要 ( 2219 )  
    目的 通過藥品價格調查,揭示藥品價格的現狀與問題,為促進和完善我國藥品價格管理制度提供參考。方法 以口服阿奇黴素為代表品種,對廣東省13城市共112家藥店進行實地調查,收集相關資料,應用SPSS軟體進行資料的處理和分析。結果與結論 藥品價格在不同城市、不同經營形式、不同區域、不同劑型等情況下,存在較大差別,這些差別體現了藥事管理中的一些現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醫改背景下中國社區藥師的培養目標
    楊雪嬌;趙迎歡
    2009 (4):  200-203.  doi:
    摘要 ( 2229 )  
    目的 探討醫改實施後,中國社區藥師新的培養目標,以期對社區藥師的培養提出具有實踐意義的建議。方法 文獻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結果與結論 為實現新醫改的目標,應培養中國社區藥師成為患者健康的“守門人”、醫護人員的“藥品信息專家”、醫藥企業的“千里眼、順風耳”、醫療保障機構的“小管家”。應努力培養社區藥師成為“多面手”,並且要通過培養模式的改變、相關政策、法律體制和社會環境的健全來保障這些培養目標的實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醫改對藥品第一終端市場影響探討
    褚淑貞;孫雨昕;孫春梅
    2009 (4):  204-208.  doi:
    摘要 ( 1343 )  
    目的 通過新醫改對第一終端市場的影響分析,提出藥品第一終端的基本發展思路。方法 對目前藥品第一終端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剖析,同時對新醫改的基本內容的詳細解讀,列舉出對藥品第一終端的主要影響。結果與結論 藥品第一終端市場—醫院主要從基本藥物制度的貫徹落實、加強同醫保機構的密切合作、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優化醫務人員職業環境、建立法人治理制度等方面進行發展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歐盟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簡介及對中國的啟示
    白潔;亢宇;楊悅
    2009 (4):  209-213.  doi:
    摘要 ( 2462 )  
    目的 完善中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制度。方法 本文通過對歐盟醫療器械警戒系統指南的研究,介紹了歐盟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系統,以此為完善中國頒佈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管理辦法》提供借鑒。結果與結論 為中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改進提出參考建議。提出中國應該制定不良反應指南,加強企業責任主體建設等建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環素類藥物的研究進展
    蔣斌
    2009 (4):  214-218.  doi:
    摘要 ( 524 )  
    目的 分析四環素類藥物面臨的問題,探討四環素類藥物新發展的途徑。方法 從四環素類藥物的作用機制,耐藥機制出發,分析四環素類化合物的構效關係,合成進展和最新應用。結果與結論 四環素骨架仍舊是藥物化學家發現新藥物的有價值的修飾起點,伴隨著四環素類生物合成技術和化學合成技術的發展,發現和製造新一代四環素類藥物成為新的熱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